2018年簡報設計的十大趨勢:用手機看簡報的時代來了!


本文作者陳昶安(Duncun),問題特多,永遠是知識的探索者。熱愛廣告及簡報,正努力將自己送往4A的戰場上,渴望和客戶與消費者肉搏。感謝授權轉載,特此申謝。

2018年1月25日,我前往松山文創園區參加2018年的第一場簡報小聚。由於是2018年的第一場活動,簡報小聚的共同發起人林大班老師特別整理了2018年十大簡報趨勢,和參加小聚的朋友分享。

因為大班老師的分享實在是太精彩了,讓筆者相當有感,所以隔天就自己動手做了簡單的簡報,再加上自己的想法寫成這篇文章。除了和同樣對簡報有熱情的朋友分享之外,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
1. 滿版圖片依舊不敗:但沒有質感和邏輯,就很不Okay


滿版圖片從過往到現到都是非常受歡迎的元素,無論是在封面增加吸睛度,或是在內文增加理解程度都相當好用,在2018年滿版圖片依然不會缺席。大班老師特別點出滿版圖片的質感和邏輯,讓我們個別來看吧!

  • 質感:質感來說相對簡單,以下提供兩個質感滿點的圖庫網站。sitebuliderreport:這裡的圖片天生就適合用來做簡報,許多圖片有大幅留白,可供輸入文字。圖片大幅留白,可供輸入文字,很適合用來製作簡報。finda.photo:這個網站最大的特色是可以依照「顏色」搜尋圖片,可依照簡報的用色挑選同色調的圖片,質感與一致性兼具。

  • 邏輯:這就要談到使用圖片的策略,推薦大家可以觀看簡報藝術烘焙坊的影片:《簡報別再窮忙找圖─先想清楚你的「重點」和「盲點」在哪裡》。影片中提到,當觀眾對講者的重點沒概念時,圖片就是能協助觀眾理解的好工具。像是地點、時間跨度、比例、大小……等抽象的元素往往是簡報重要的依據,也都會是講者想要強調的重點,但觀眾也容易沒概念,此時用對的圖片就能協助觀眾理解重點所在。

這就回到簡報的大原則:任何元素的存在目的在於協助觀眾了解,如果圖片沒有達到這個任務,就應該更換、甚至可以不用放。不相關的圖片除了無法協助觀眾理解重點之外,還可能讓觀眾分心,影響對後面內容的理解。

2. 考慮觀眾的載具:很多人都用手機看簡報喔


談到簡報,一定會出現賈伯斯TED等關鍵字,也有很多書籍在拆解這些大型場合的簡報技巧。但大部份的人登上大舞臺的機會少之又少,更多時候我們製作簡報的目的是提案、報告、結案等用途,很有可能沒有站上講臺做簡報的機會,只是提供簡報給觀眾閱讀而已。在這種情況下,無論是寄給客戶、分享到社群、或上傳到雲端共享,觀眾最有可能立即打開閱讀的工具就是手機。所以,個人強烈建議在將簡報發(寄)出去之前,不妨先用自己的智慧型手機、平板電腦看看,看是否能達到原本想要的效果及目的。

筆者自己也曾有慘烈的教訓,像是文字排版太密集,用電腦或投影出來閱讀還不至於不舒服,一旦用手機看就會覺得字都擠在一起,閱讀體驗非常不好,當然呈現效果就大打折扣。過去,也曾經精心設計引導視覺的動畫,結果用平板電腦打開一看,所有的動畫完全失效!整張投影片反而顯得很尷尬,這都是沒有考慮到載具特性的結果。

3. 扁平化的時代已過去:類扁平的時代即將到來


其實,扁平化設計已經風行好幾年了。扁平化的流行起始於Apple將iOS的圖示改版成扁平圖標,也引發了設計界的流行,更有一些品牌也起之效尤,紛紛將Logo也改成扁平化(對扁平圖示的流行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:《UI設計界大勢潮流:扁平化設計》)。

筆者過去兩年也喜歡使用扁平化圖示,認為它能幫助理解、畫面又好看。但這幾個月的使用率愈來愈低,過去花很多時間找適合的圖示,現在反而將心思用在如何增強內容的理解程度、以及如何引導視覺這兩項重點上。我認為這也呼應了上述所言:元素存在的目的在於協助觀眾理解,沒達成此任務的圖示都不該輕易使用。

那麼,什麼是「類扁平」呢?用講的不清楚,直接看範例:



上圖的左邊就是我們熟悉的扁平化圖示,右邊就是類扁平了,介於立體及全平面之間。有人說「陰影」其實會造成干擾(尤其是印出來的情況下)。筆者還不曾使用過類扁平的素材,不過初步來看似乎可以讓投影片看起來更活潑。但不管是什麼素材,能幫助理解的就是好素材。有關於類扁平的使用,筆者也曾看過很強的範例,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參考《什麼!跳一跳也能用PPT做?》。

4. 善用線條,讓簡報更井井有條

我第一次感受到線條的奇妙之處,是受了簡報藝術烘焙坊的Bill老師的調教(推薦簡報藝術烘焙坊的另一部影片:《如何調教只有文字的簡報》)。Bill老師教會我利用簡單的線條就能清楚呈現邏輯關係,從此條線就一定會出現在我的簡報之中。最近我又看了雅客先生的文章《線條,你在PPT中無法看到的細節》,更驚訝線條的多方用途。以下,簡單整理我的看法:

我將線條分成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:

  • 看得見的:就是字面上的意思,肉眼看的見的線條,大致上有四個功能:
A. 邏輯分類:如下圖所示,簡單的線條就可以分類,就算沒編號也能清楚了解我把線條的作用分成四類。



加些變化,就能讓投影片變得更活潑。



B. 引導視覺:根據大部份人閱讀的習慣──從上到下、從左到右,再配合適當的線條,就能充份引導觀眾的視覺動線。


C. 分割版面:如下圖,簡單的線條就能把版面分割成三個部份。


D. 連結元素:用線條把元素連結起來,更可以建立邏輯關係。



  • 看不見的:簡報要看起來整齊有序,關鍵之一就在這個「看不見的線條」。將文字和其他文件利用參考線對齊,讓整份投影片看起來就像精心設計過的。



善用線條,可以很簡單的建立邏輯關係,也能讓各元素更有序,而不只是光憑感覺隨意擺放,光是這兩點你就能明顯感受到你的簡報與之前的不同,發出去也能更有自信,一定要試試看。

5. 原創才是王道:獨一無二的素材才吸睛


利用線條及簡單的幾何圖形,就可以創造出專屬自己獨一無二的素材。累積下來就有自己原創的簡報模版,能快速套用、節省時間,也能發展個人風格。



如上圖,簡單的線條就能創造獨特的編號。或像下圖左下角,簡單的幾何圖形也可以自行設計項目符號。



6. 將成果展示給客戶看,讓他們更有感


有時候我們會遇到觀眾對簡報的內容無法想像的狀況,尤其是商業提案更容易如此。此時如果我們可以把預期成果show給觀眾,相信成功的機率會大大增加。

以筆者自身經驗為例,由於本身是在廣播媒體代理商工作,其中一項工作是撰寫廣播廣告的腳本,但常遇到客戶無法想像「廣告聽起來有什麼效果?」的狀況,進而衍生出「這個腳本真的好嗎?」、「這個聽起來怎麼樣?」等問題,所以在預算許可的情況下,我都會預先將廣告腳本錄製成DEMO,提案時直接放給客戶聽,這個時候客戶的問題就聚焦在配音員的聲調、或者背景音樂等此類好解決的問題。

如果你的提案是用視覺呈現,那就更簡單了,可以直接把結果預先製做成以下這樣:



要怎麼做呢?到這個網站可以直接生成:smartmockups.com。選定你要的情境,再上傳預計要呈現的視覺,馬上就能生成,然後直接下載,而且它的解析度還可以直接讓你放在簡報上,是不是很完美呢!

7. 講者穿搭是簡報的一部份:形象是品牌的延伸


大班老師強調,講者上臺後代表的不再是講者自己,而是代表企業與品牌,此時你是企業、品牌的一部份,將其核心價值與簡報內容、簡報設計和講者四者連結成一體,會讓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最簡單的方式,就是服裝顏色的選擇。

大班老師舉的例子相當鮮活。試想,當可口可樂的一級主管穿著藍色的衣服上台,看起來會怎麼樣?在NIKE的場合穿著adidas的鞋子出席,肯定會很尷尬。大班老師說過,衣服的顏色最好跟企業、品牌一致,讓自己成為企業、品牌的延伸;如果無法達成一致,就那選擇最沒個性的黑灰白,基於這個觀點,還可以再延伸,例如衣服、鞋子上避免明顯的Logo等。

8. 真實的聲意讓人感同身受:眼睛看到哪裡,聲音就可以到哪裡


如果你經常需要上台簡報、發表演說,可能思考過要怎麼樣能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更舒服。活動當天邀請到聲音表達訓練師:羅鈞鴻(小虎)老師跟大家分享口語表達的訣竅,其中,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兩點:

  • 用自己真實的聲音:如果為了展現精神,特別把音調拉高,反而適得其反。
  • 眼睛看到哪裡,聲音就可以到哪裡:當你只看著第一排觀眾說話時,最後面的觀眾就容易聽不清楚,所以要將目光拉到最後一排的觀眾上,你的聲音就具有穿透性。

關於這點,筆者最近閱讀的《孫正義一次OK的社內簡報術》中提到,簡報時要看著決策者,會讓自己顯得更有自信;而決策者通常都坐在會議桌的最後面,也就是最後一排,此點和小虎老師的訣竅不謀而合。


9. 簡報之前,結束簡報:準備簡報時,對觀眾的掌握程度決定簡報的成敗


如同字面上的意義,你對觀眾的掌握程度愈高,就愈能投其所好,甚至設計一些小驚喜,讓觀眾留下美好的經驗。

例如在第6點提到,將成果show給觀眾看,如果能事先調查觀眾(決策者)使用的手機品牌、電腦款式,把範例圖安插在其中,相信能讓觀眾(決策者)更有感,覺得你比一般講者還要用心。

說到這一點,筆者自身也有不錯的經驗。在一次提案簡報前,我事先在合作夥伴口中打聽到客戶長期關注某一個廣播節目。在得知這個訊息之後,我立刻把簡報的內容做了更正,開場先向客戶介紹該節目的運作、製播方式,並暗示他的品牌也能上該節目宣傳,果然成功吸引他的注意,簡報結束後當場就決定執行,這就是掌握度的魔法。


10. 10%的客製化才尊重現場:每次都一樣,是不行的喔


這裡談的是對現場的掌握程度。請注意,這裡並不是針對場地、設備、動線而言,而是如果能將現場的氛圍、時事、甚至於天氣、裝潢等元素融入簡報內容,即便每次簡報的內容都一樣,也能讓觀眾有量身訂做的感覺,

嗯,實務上我們該怎麼做呢?當天活動中,其中一位講者是營養師:周佑庭(Emma),她就做了很好的示範,總結有三個小技巧:

  • 借前一位講者的梗:當天第一位講者提到了現場來賓──小虎老師和張忘形老師,以他們做為例子,讓觀眾們笑聲連連。接著Emma上臺之後,也延用了這個梗,除了延續現場輕鬆的氛圍之外,還表現出Emma對現場活動的用心。
  • 就地取材:場地的位置、天氣、擺設、甚至於裝潢都可以是好素材,隨手就可以拿來舉例。 
  • 利用時事:用最近發生的事舉例,或近期的節日都是好素材。Emma舉的例子是即將到來的年節,現場說明在吃年夜飯的時候,如何才不會吃下過多的熱量。

善用以上三點技巧,就能塑造出客製化的感覺,當然,必須要和簡報內容融合才有義意。特別提醒,如果想要利用現場來賓舉例、做梗,務必事先溝通好,以免沒達到效果又造成現場的尷尬喔。

以上就是筆者整理的2018年十大簡報設計趨勢,再次感謝簡報小聚的分享。在此做個小小的總結:在簡報設計方面,我們必須考慮觀眾的載具、善用線條與自創獨特素材,都是讓簡報看起來更舒服的重點;而對於講者而言,呈現成果、掌握觀眾和10%的客製化,則可以讓你更突出。

希望以上整理的趨勢,可以讓大家在簡報設計的路上更有收獲。在2018年,讓我們持續利用簡報延伸我們的溝通力、持續擴大我們的影響力吧!Keep Going!



★ 提升你的內容力,請別錯過《內容力:打造品牌的超能力》線上課程

★ 內容駭客系列講座(CHL4):為你的內容建立行動召喚 [開放報名]

★ 本文作者陳昶安(Duncun),熱愛廣告及簡報,正努力將自己送往4A的戰場上,渴望和客戶與消費者肉搏。感謝授權轉載,特此申謝。


★ Photo Credit:unsplash-logoŠtefan Štefančík

Buy Me a Coffee

Vista Cheng

鄭緯筌,「AI好好用」與「我愛寫筆記」社團創辦人,同時也是「Vista寫作陪伴計畫」主理人。曾任《風傳媒》產品總監和《數位時代》雜誌主編,現任企業顧問、講師與專欄作家,並在《經濟日報》與《科技島》撰寫專欄。

張貼留言

較新的 較舊

نموذج الاتصال